高通将发布新款智能手表处理器,或与Apple Watch正面肉搏
按项目当前运行的情况来看,每天发90度电,每天就是给村集体创收100多元,这样算下来,一年发30000多度电,给村集体创收3万多元钱。
一直以来受益政策补贴,逐步从萌芽步入快速发展期的光伏发电行业,如今正面临断奶的焦虑。明年5KW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有望达到3万元,投资回收期在6至7年,不会比现在延长太多。
截至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累计达到550亿元,原有的补贴模式难以为继。曾经有不少居民向我打听过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事情。除经济效益外,环保效益同样不可小觑。按20年的寿命计算,总收益额将达到163万元。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量的提高,成本一定会下降,最终脱离补贴,回到完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这才是光伏发电的发展之道。
这样一来,那些因贷款困难,从有限的流动资金中拿出真金白银投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小型工商业主,收回成本的时间,将明显拉长。目前,这部分发电量只是自发自用,并没有联网。这是一套户用的光伏系统,所发的电用来帮助贫困户脱贫。
带着这些问题,《能源》杂志九月份走访了光伏行业的大小企业,并与扶贫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深度的交流,力图还原一个当下最真实的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对于农村电网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如果大面积推广村级电站,又涉及农网改造的问题,两者能不能配合好也是一个问题。在后期长时间的运维和管理上,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大企业更容易介入和开展工作。大家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投向分布式光伏和光伏扶贫项目。
目前总体的政策趋向是支持以村级电站为主要建设模式,来布局十三五光伏扶贫工作。若想要让各方都得到好处,光伏扶贫这个蹩脚的组合还有不小的争议。
同时,原则上对各省报送上来的村级电站计划不设指标的限制。谁来运维?怎么运维?是设备厂家?还是相关的扶贫村自己组建运维队伍或者贫困户来负责?如果大面积推广这两种模式,这是绕不过去的问题。对光伏行业来说,2016年堪称变局之年。据王霁雪介绍,统计11个省区申报项目的规模已经超过15GW,其中85%左右是集中电站,14%左右是户用系统和村级电站,具体分布情况在省与省之间有所不同。
九月份,森源电气、爱康科技、隆基股份、猛狮科技等公司均与地方政府达成光伏扶贫意向或协议,将获得超过20年的运维收入,成为企业运营新的增长点。而浑源县10个试点村光伏电站建设缺口资金,全部由建设企业进行垫资。但是一番接触下来,地方政府、企业和贫困户已然搅成一堆乱麻。光伏扶贫其实是今年才开始做,之前都没有人愿意做,或者说都是些小企业在做。
从企业和扶贫的实际情况来看,村级电站越来越得到认可,而且现在国家方面正主推这种形式的扶贫。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许健民曾公开表示。
由于资金的问题,光伏扶贫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和地方小企业走到了一起,由此造成的低价竞标和质量问题使光伏扶贫更加混乱。扶贫电站没有在贫困户家里,也没有在村子里建设,而是建在镇上的企业土老憨集团的工厂屋顶上。
从2014年到2015年,进入第二阶段,开始做村级电站。汹涌的革命浪潮时代,让这里走出了一批革命元勋。对于光伏怎样扶贫,梁灿还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正在做的一个扶贫项目有采用一种非属地扶贫新形式,项目在湖北省红花套镇大溪村,规模为800KW。如果按照这个判断进行展望的话,光伏扶贫项目也会在今年年底出现井喷。扶贫的项目都非常小,分到每个县大企业是不是能执行?过于分散大企业不能参与,都是一些小企业,质量就容易得不到保证。国家承诺补贴不拖欠是否真的可以做到?地面电站、分布式电站的补贴拖欠情况让人不得不有此一问,而且这么多的大型集中电站如果用于扶贫,是否能够做到不限电。
但是不论光伏扶贫怎么走样,所有的光伏扶贫都面临着钱的问题,资金的来源和将来的收益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光伏扶贫的走向。然而,这两种分散的电站方式中,运维是一个难题。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金寨县,祭奠将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十分关心金寨的扶贫工作。如果市场足够好,国家各方面的政策条件细致可行,大企业为什么不做呢?扶贫项目的规模小,而且很分散,花大精力不如做大的电站,大企业的参与程度小。
事实上,光伏扶贫的类型有四种,户用、村级、农业大棚和地面电站,在金寨你几乎可以看到你想看到的所有光伏扶贫类型。相对于户用电站,村集体和集中式电站的优势是,相对集中,单瓦系统成本较低,便于建设管理和运维,收益更高,更能保障贫困的长期稳定收益,当然相应的缺点就是对土地资源以及电网接入硬件条件有一定要求(特别是大型地面集中式电站)。
光伏是很专业的行业,县一级没有专业的技术能力来组织检查实施,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规模,相对集中,让专业化的有实力的公司能够愿意进来。一般的招标比拼电站造价权重超过50%,而此次招标在电站扶贫收益上占到50%。光伏能为扶贫做多大贡献?扶贫又能为光伏行业带来多少好处?国家和地方政府又应该做些什么让光伏企业真正愿意进入这个市场?这些问题颇具争议。但是随着2016年光伏扶贫的升温,大企业在竞争领跑者和布局分布式之外,也开始关注光伏扶贫。
二、部分地方政府空手套将光伏扶贫项目视为唐僧肉,因县财政负债赤字巨额、无投入意向或拟过桥抽回,让企业背靠背担保15%贴息。诚然,在扶贫工作提上日程的同时,光伏行业的风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光伏扶贫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有关光伏扶贫的讨论也是甚嚣尘上。
户用是最精准的扶贫类型,但是因为操作困难,发展受到很大的阻力,村级电站甚至是地面电站趋势明显。今年多次台风与洪水过后,出现不少的光伏扶贫电站,因质量问题而故障与损坏,给贫困户和扶贫工作造成了巨大损失。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光伏扶贫发展模棱两可,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政策不够详实,整体规划不够明晰,资金来源不确定,光伏电站质量怎样保证和贫困户收益怎么保障等等。如果是采用集中地面电站的类型,那么运维会容易得到保证。
不仅资金方面存在问题,还有补贴方面的问题。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较大额度的配套建设资金支持,但是中央的一些政策恐难以兑现,在部分地区地方政府资金缺口较大。扩容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将218个行政村60千瓦光伏电站扩容到100千瓦。国开行、农发行作为五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对口政策融资行,制定的实施细则过于严苛、并未履行政策行的基本职能。
一时之间,IPO扶贫、电商扶贫等等新名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吴文泉告诉记者,光伏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融资渠道与融资成本,三种类型:户用、村级、大型地面光伏扶贫项目都面临融资困难的首要问题,低融资成本是光伏扶贫项目执行的前提要件。
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光伏扶贫贷款管理办法(试行)》中将民企及混改企业作为最末序列,与中央财政部的PPP政策精神背道而驰,提高并增加了社会资本参与扶贫的门槛和成本。恶劣的天气不仅给城市中的市民带来出行的麻烦,也给贫困地区的人们造成了困扰。
而此次招标要求分期分段结款,项目运营期中中标人自行运营,自负盈亏。光伏扶贫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走到了历史舞台的最前沿。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